上古卷轴5天际纹章艺术·锦衣的招牌
其实从创意上来讲,锦衣的招牌可以说非常简单,线团加针,裁缝店的标志,不过有两个地方有意思
一是线团后那个粉色的线圈究竟是什么,不像是绒线团,也不是衣料,更不可能是顶针
二是那根针是弯曲的,不像我们常见的针那样是直的,令我不禁想起缝合伤口时,也是这样回型的针的式样,至于为什么使用这样的针,除了画面构成中的元素考虑外,我觉得还有可能就是锦衣制作的是高级成衣,缝线不能像普通衣服那样暴露在外,缝线必须匿在衣服的内面,而且那时也没有缝纫机,因此为了方便操作,于是使用回型的针来制作
这只是我的猜想,还望懂服装专业的人来指点下了
上古卷轴5天际军队与面包
以前在讲风暴斗篷的时候,讲到过风暴斗篷的士兵会抱怨,怎么这餐又吃兔肉?补给还没来,我好想吃面包啊。
然后就有抓根宝吐槽,有兔肉吃还抱怨,其实士兵还真没抱怨错,我们现代人以当今的物质条件去吐槽古人为什么会抱怨吃兔肉,有点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或者玛丽·安托瓦内特“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的性质了。
1兔子真的没什么肉,前段时间在超市看到了有兔肉卖,买回来以后发现,兔子的特点就是骨头多,肉少而精,几乎没脂肪……拿来和蔬菜炖汤或是作小炒是可以的,拿来做主食的话,根本不适合,在天寒地冻的天际,需要的是淀粉、糖类、脂肪来御寒,像毛子在五十年代前就有吃整块腌肥猪肉御寒的习惯……兔肉那点量只能当塞牙缝的小菜用。
2古人的物质条件远非我们今天能想象的差,动物蛋白是很难吃到的,之前我也讲过,牛马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不会轻易宰杀,而猪是欧洲古代的肉食主要来源,通常养一头猪得到冬天才宰杀,然后腌制或是熏制得吃上一年,普通人家甚至只能吃奶酪来补充蛋白质,所以由于缺少动物蛋白或是肉类副食品,古人在主食方面的需求量大的可怕,而且为了充饥,在面包中掺入谷糠甚至是锯末都是常态。不说远的,就拿近的来说,我们的爷爷或是父辈,只要经历过上世纪6、70年代的,甚至八十年代早期,那是一个副食品需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动物蛋白缺乏,所以青壮年为了补充能量一顿饭干掉半斤米饭是正常的事情,这种饭量对我们今天吃三两饭还倒二两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副食品实在太丰富了,牛奶、肉类、坚果、糖果、巧克力、肯德基、冰淇淋……虽说食品安全很操心,但是从提供的能量上来说足够让我们的祖父母辈惊掉下巴了
3军队对淀粉类主食的需求,比获得肉类还要迫切,因为古时的肉类缺乏,哪怕是军队,肉类也多是以炖汤炖菜的方式分享,很少会遇到让士兵敞开吃肉的情况,所以士兵要维持大体力消耗,补充能量就只能依靠大量淀粉类主食。以古罗马来讲,凯撒和庞培在法萨卢斯对峙期间,凯撒的补给线被庞培的海军控制了,士兵缺少补给,饿的只剩下肉了……庞培方就用面包来劝诱凯撒的军团投降,但是凯撒的军团忠心耿耿,又不愿意向庞培的士兵示弱,于是从水边挖来带有淀粉的植物块茎做成面包的样子丢给庞培的营垒里,表示咱还有面包吃呢,还能和你再战五十年~~~~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