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好好说再见》:向死而生 从容自在
《好好说再见》:向死而生 从容自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5-08-20 12:01:34
作者: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中小成本电影《好好说再见》虽然制作规模不大,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切入了一个关乎全人类的重大命题——如何面对生命的终结。这部作品用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表达,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关于生命意义与告别仪式的精神沉思。
影片围绕一个普通的三代之家展开,讲述了他们面对疾病与死亡时的情感历程。单亲妈妈应诺计划出国参加烘焙比赛,想要将女儿丢丢暂时托付给父亲应大海照料。然而,应大海始终对女儿当年执意离家出走耿耿于怀,更不愿接受她独自抚养外孙女的现实,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就在此时,命运给了这个家庭沉重一击——应诺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应大海不得不放下多年积怨,与女儿携手共渡难关。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三代人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在应诺最后的时光里寻求理解与和解。应大海从最初对医院"安宁病房"的回避,到最后鼓励女儿"向死而生",主动带着外孙女陪伴应诺走完最后一程,完成了从逃避到直面生死的精神蜕变。影片的配角塑造同样可圈可点,应大海那位热爱音乐的白发师傅,以及小区里形形色色的邻居,都在相互扶持中学会珍惜当下。这些鲜活的人物共同勾勒出当代普通中国人在生死课题前获得精神成长的生动图景。
"向死而生,从容自在"——《好好说再见》用艺术的手法诠释了这一生命哲学。正如成都文殊院那副寓意深远的对联所说:"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见了便做"对应着应大海父女直面病魔的勇气;"做了便放下"体现为三代人最终的和解与释然;"了了有何不了"则升华为对生命无常的坦然接受。影片通过平实自然的叙事,让观众体会到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生命的觉悟,而这份觉悟又源自心灵的豁达。
《好好说再见》的成功印证了一个创作规律:作品的价值不在于题材规模,而在于思想深度。该片虽然以普通家庭为切入点,却凭借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真挚的艺术表现,展现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影片将沉重压抑的生死命题,转化为一场温暖而富有仪式感的生命教育。通过"好好告别"这一核心意象,导演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叙事空间,让观众在细腻的影像中,跟随人物完成精神的蜕变与升华。这种将哲学思考融入日常叙事的艺术表达,既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又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从这个角度看,《好好说再见》不仅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更完成了对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一次深刻观照。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0日 15版)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