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微短剧如何将“爆火”延续为“长青”

微短剧如何将“爆火”延续为“长青”

来源:解放日报 2025-08-21 10:04:45

微短剧作为新兴文艺形态,自2023年下半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其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在出海方面同样表现亮眼,海外营收超过18亿美元,实现了从单纯作品输出到完整模式输出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微短剧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新增长点。

与传统长剧集不同,微短剧精准切入下沉市场,以其独特的快节奏叙事和直白的情绪表达,成功填补了现代人碎片化的休闲时光。这种内容形态更接近于"视频化的网络文学",依托成熟的类型化叙事模板,能够快速将不同社会群体的情感诉求转化为故事内容。外卖小哥可以在送餐间隙观看《首富千金偏爱送外卖》,中老年观众则能在《五十岁保姆嫁豪门》中找到共鸣。虽然这些作品在制作上可能略显粗糙,但却能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的情感需求,这正是微短剧的生命力所在。

在发展过程中,微短剧领域也涌现出不少优质作品。腾讯视频推出的《执笔》巧妙融合了"穿书"设定与精良制作,将长剧的质感和短剧的爽感完美结合;《闪婚老伴是豪门》则创新性地将"霸道总裁"套路应用于中老年群体,开创了"银发灰姑娘"题材的先河;而B站up主创作的《逃出大英博物馆》更以独特的创意引发社会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广泛关注。

然而行业乱象同样不容忽视。部分作品依靠低俗内容吸引眼球,刻意放大社会矛盾,甚至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情绪"和"流量"的过度追求。类型叙事本质上是欲望叙事,成功的微短剧往往善于调动观众情绪,但如果缺乏节制,就容易逾越道德底线。比如已被下架的《妈妈的生日》刻意渲染家庭矛盾,《黑莲花上位手册》则过度宣扬以恶制恶的价值观。

流量至上的运营模式也是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为了在短短数秒内抓住观众注意力,一些作品不惜采用猎奇设定,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中"一胎生99子"的荒诞情节。这种纯粹追求眼球效应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更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采取了差异化、精准化的监管策略。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审核标准,为微短剧的创新留出发展空间。同时积极推动"微短剧+"计划,促进与文化、旅游、普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截至2025年4月,已推出9批共276部推荐剧目,其中《飞扬的青春》等作品有效带动了取景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微短剧的精品化不应简单等同于"长剧化"。盲目追求服化道的高标准,反而可能丧失微短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政府扶持的重点项目也要避免陷入公式化创作的窠臼,保持作品的生活气息和鲜活能量。

微短剧与网络文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其发展不妨参考网络文学的精品化路径——不是在类型化框架外另寻出路,而是在与受众的持续互动中实现品质提升。当基本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后,观众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微短剧的艺术性应当从其自身特质中自然生长而来,这就需要创作者坚守艺术初心,平台方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管理部门实施智慧动态监管,共同推动这个新兴行业走向成熟。

(作者:王玉玊,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热游推荐

更多
湘ICP备14008430号-1 湘公网安备 4307030200028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不接受任何广告。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
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给xiayx666@163.com
抵制不良色情、反动、暴力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