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光明日报》通讯员 鲁舒婷
舞台上,当穿越时空的“曹雪芹”借由贾宝玉之口,向薛宝钗抛出那三句直击心灵的拷问——“真爱穿半旧衣裳?”“真爱看热闹戏文?”“当真信金玉良缘?”——台下观众陈舒的心头猛地一颤。她感慨道:“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在问宝钗,更是在叩问我们每一个人。”
8月23日晚,由南京市越剧团精心打造的诗韵越剧《织造府》在南京保利大剧院盛大首演。作为“金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织造府》并非简单地复述《红楼梦》的故事,而是深刻回应了“为何还要讲述《红楼梦》”这一艺术命题。该剧通过巧妙构思,让曹雪芹“重回织造府,入书《红楼梦》”,引领观众踏上了一段跨越现实与梦境的诗意旅程。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对《织造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南京市越剧团的《织造府》成功再现了南京江宁织造府昔日的辉煌。江宁织造府曾是古代文学巨匠曹雪芹的故居,它为所有参观者,尤其是戏剧家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与创作灵感。正是这份底蕴,让《织造府》的创作团队得以在舞台上构建出一种开阔、灵动且充满美感的诗韵意境。”
在刘明厚教授看来,《织造府》充满诗意,情感真挚,唯美动人,并具备鲜明的当代审美特质。其虚实交织的梦境结构堪称叙事上的创新。全剧共分为六场,以第一场“入书”与第六场“出梦”前后呼应,中间的四场则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红楼梦》中的四季风情。
为了更好地呈现剧中奇幻的空间感,并与地面的多媒体投影相配合,《织造府》的舞台被匠心独运地设计成带有坡度的倾斜造型。这个看似细微的倾斜,却无疑大大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
该剧主演、南京市越剧团团长,同时也是“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得主的李晓旭,就在这倾斜的舞台上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包括蹉步、颠步、曲步等。尤其在最后一场雪中追寻的戏份里,她连续飞奔三圈,快速圆场,随后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急速旋转,最终骤然跪倒,将角色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得知演出信息后,我早早就在网上买好了票,昨天下午更是特意从上海赶过来。”戏迷张珍珍兴奋地表示,她已经“五刷”《织造府》,足见其对这部剧的喜爱。
南京这座城市拥有3100年的建城史,古老与现代文明在此交融。近年来,南京市越剧团深耕地域文化,倾力打造了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乌衣巷》、《凤凰台》和《织造府》,为推动金陵文脉的绵延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
李晓旭坦言:“六朝古都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们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灵感。”她进一步指出,“金陵三部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年轻人的视角和当代的价值观来解读南京的历史文化题材,在传承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织造府》中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05后”青年演员,被赞誉为“天选十二钗”。她们或隐或现地贯穿全剧,以富有新意又不失传统底蕴的舞蹈,营造出一种飘逸唯美、如梦似幻的书中红楼意境。
这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以青春的底色描绘青春的姿态,为传统戏曲和文学经典注入了属于青年一代的激情与活力,从而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许多戏迷朋友不仅通过购票观看支持我们的作品,还会主动搜集剧作中涉及的典故,甚至来到南京寻找这些故事的蛛丝马迹。能够用越剧艺术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南京的独特窗口,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李晓旭充满感情地说道。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5日 09版)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