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让演员走近观众 让观众走进后台

让演员走近观众 让观众走进后台

来源:北京晚报 2025-09-01 11:01:17

近日,由知名编剧松岩执笔、导演松天硕执导的京话剧《票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精彩上演。这部作品延续了北京风雷京剧团“话剧为桥、京剧为魂”的独特创新模式,再次印证了剧团“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艺术道路。回溯至2015年,他们的京话剧《网子》首次亮相便一鸣惊人,而这对“梨园父子”松岩和松天硕,在十年间携手打造了一系列备受赞誉的“京话剧”佳作。此次《票友》的演出,现场掌声、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观众们仿佛都沉浸在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成为了真正的“票友”。

让演员走近观众 让观众走进后台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演出尚未正式拉开帷幕,场灯也未完全熄灭,观众席中却已然飘荡起西皮流水的京剧唱腔。只见一身便装的松天硕在乐师的伴奏下,深情演绎着《甘露寺》的经典选段,瞬间便吸引了刚进场的观众。这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暖场,更像是一道精心准备的“京剧开胃菜”,从观众踏入剧场的那一刻起,便被直接带入了“票友”们充满热情的世界。

如果说开场前的京剧唱段是精致的“前菜”,那么正剧《票友》无疑是一桌丰盛的“硬菜”。这部作品可谓风雷京剧团“京话剧”系列中,京剧元素最为密集的一部。全剧以松岩饰演的外行老金向票友们学习京剧为主线,巧妙地编织了双层叙事结构:表面上是一个外行人学戏的喜剧故事,深层次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京剧艺术普及课。《票友》还独具匠心地营造了“沉浸式京话剧”的观演体验,演员们不仅会走到观众席中演唱京剧片段,观众甚至有机会被邀请上台学习锣鼓点,或是扮演“票友”即兴唱上一段。这种深度互动,在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拉近了台上与台下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剧中,松岩与松天硕这对父子之间“身份错位”的创意,可谓大胆而又充满趣味。现实生活中,松岩是北京风雷京剧团的团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戏骨;然而在剧中,他却饰演一个对京剧一窍不通的外行老金。而自称“剧中唯一票友”的松天硕,反而扮演了一位资深的京剧教师“西老师”。更令人捧腹的是,老金为了学艺,竟然自愿拜西老师的小徒弟为师,于是便出现了父亲称呼儿子为“师爷”的爆笑场景。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消解了传统伦理中的辈分观念,更暗示了艺术传承中“能者为师”的深刻真谛。

高光时刻:老金的梦境武戏

剧中最引人注目的高光瞬间,无疑是老金在梦中化身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的大段武戏。年过花甲的松岩在舞台上身手矫健,翻转腾挪,无论是金箍棒还是双锤都舞得虎虎生风,充分展现了他宝刀未老的精湛技艺。松岩、松天硕父子之间精彩绝伦的对打,更是让观众们大饱眼福。这段充满超现实色彩的梦境叙事,不仅生动诠释了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也全面展现了京剧武戏的独特魅力。台下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剧中角色的喝彩,更是对艺术家数十年来坚守与磨炼的崇高致敬。

打破“第四堵墙”:观众成为后台一员

剧中一段“后台视角看戏台”的“戏外戏”处理,不禁让人联想到陈佩斯的经典喜剧《戏台》。然而,《票友》的创新之处则在于其更为大胆和极致的尝试:舞台上的演员们竟然背对台下观众,面向虚构的“戏中观众”进行表演——这无论在京剧还是话剧舞台上,无疑是极其罕见的。导演巧妙地运用视角倒置的巧思,对“舞台空间”进行了独特的解构与重构,让舞台的“第四堵墙”发生了奇妙的偏转。观众被巧妙地赋予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后台视角”,得以同时目睹老金首次登台时的手忙脚乱、惊险过关,以及他回到后台后的惊魂未定和百感交集。他如释重负的喘息、完成夙愿的激动,以及对亡妻深切的思念,都被观众尽收眼底,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观众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仿佛置身后台,成为其中一员,亲身见证了老金的紧张、笨拙与那份真挚的情感,与他共同分享着一个秘密:台前的表演或许并非完美无缺,但幕后的那份真情与努力,却价值千金。

《票友》的“沉浸式”理念也通过这种打破常规的手法,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它不仅仅是让演员走到观众席中与大家互动,更通过视角的独特转换,让观众的心灵真正沉浸到戏剧情境的核心深处,从而营造出一种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温暖的共鸣。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热游推荐

更多
湘ICP备14008430号-1 湘公网安备 4307030200028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不接受任何广告。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
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给xiayx666@163.com
抵制不良色情、反动、暴力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