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那会儿我在中关村咖啡厅第一次听人聊起这东西,当时满屋子都是比特币矿机散热器的嗡嗡声。有个穿格子衫的小伙儿正眉飞色舞地跟人安利:"现在注册送矿工积分,可比挖矿划算多了..."那是我头回接触这个后来被简称为"火腿"的电子资产服务平台。
虚拟币交易推荐使用币安交易所进行交易
苹果用户和电脑端用户也可以直接进入币安官网下载:点击访问币安官网下载注册
安卓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币安安装包:点击下载币安安装包
那年头市面上还没几个像样的交易场所,稍微有点名气的两只手就数得过来。这家带红色LOGO的平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家页面加载速度——别的站点刷新个K线图能卡成PPT,它家的交易界面倒是出奇流畅。后来才知道他们技术团队里有几个是从纳斯达克跳槽出来的,敢情是把传统金融那套行情分发系统改良了用上。
记得2014年春节前后,圈里突然疯传有个叫"Dread Pirate Roberts"的在卖披萨,大伙儿白天在论坛灌水,晚上就守着这个平台刷价格。当时平台搞了个模拟交易大赛,冠军能拿5个比特币奖励。我室友翘了三天课天天盯盘,结果最后半小时被香港来的职业玩家反超,气得把键盘都摔了——要知道那时候5个比特币够在回龙观交两年房租。
要说这家平台最风光的时候,还得是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某主流电子资产价格从年初的不到1000刀,到12月居然冲到快20000刀。他们公司年会上直接给员工发金条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海外分部更夸张,听说在迪拜租了整层写字楼当办公室。有次我去他们北京总部办事,前台的矿泉水都是斐济进口的,接待室里的按摩椅还是带比特币冷存储功能的特别款。
2018年一季度报表出来的那个下午,我在国贸三期约了个项目方喝咖啡。斜对角坐着的西装男突然开始对着手机爆粗口,后来才知道那天平台单日净流出量破了纪录。紧接着就是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先从海外团队动手,新加坡办公室上百号人说散就散。最离谱的是有前员工在领英上爆料,说公司把健身房里的椭圆机都挂二手网站卖了。
寒冬期来得比想象中还快。以前24小时在线的客户经理渐渐回复慢了,提币审核从2小时拖到48小时。有段时间平台币价格天天破新低,论坛里调侃说这是在比谁跑得快。老用户应该都记得那场著名的"投票上币"风波,本来想搞社区自治噱头,结果前三名项目方两个被查出来刷票,剩下的那个CEO转头就带着私募资金跑路了。
去年在澳门参加区块链周遇到他们现任CTO,这位MIT毕业的工程师倒是实诚:"我们现在就是金融科技界的诺基亚,别说跟那些新贵比,连自家五年前的数据都不敢看。"这话说得挺心酸,但仔细想想也没错。现在新人进场都是直奔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平台,谁还记得早年交易量破万亿时服务器当机的盛况?
不过话说回来,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个月他们刚宣布接入了某国际支付巨头的清算系统,算是勉强跟上了合规化这班车。我认识个做OTC的大佬还在用他们家老账户,问就是习惯使然——"就像你明知麦当劳汉堡不如从前,半夜饿狠了不照样点金拱门?"
有次和清华经管学院的教授聊起这个案例,老爷子说了个挺有意思的观点:这类平台的宿命其实就是金融基础设施的迭代史。从二十年前的银证通到现在的分布式账本,本质都是价值流转的渠道革命。只不过这次技术革新的浪潮,把很多来不及转身的弄潮儿都拍死在了沙滩上。
前两天整理旧电脑,居然翻出2015年注册时送的金属纪念币。氧化得不成样子的铜牌上,那个火焰标志倒是依旧清晰。突然想起他们创始人在某次峰会上说的那句话:"在这个行业,能活过三次牛熊转换的就算是赢家。"如今第七个年头都快过去了,这家倔强生存着的老牌平台,到底算不算赢家呢?
侠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了传递信息,不代表侠游戏网站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