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元上都遗址:蒙汉交融的见证
- 【考古中国】 作者:郑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魏坚(边疆考古研究院特聘教授)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部的金莲川草原
- 2025-09-28
-
-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清理
- 作者: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的清理,从清室善后委员会到故宫博物院,从抗日战争期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进入新的世纪,
- 2025-09-28
-
-
- 秧歌剧团送戏下乡来
- 8月底,山西朔州市朔城区大秧歌剧团送戏下乡,来到上泉观村演出朔州秧歌戏移植剧目《清风亭》。晚上8点半,眼瞅着雨越下越大,村民却一直撑伞等在台下,还有观
- 2025-09-28
-
- 妆娘、毛娘、C服定制师……漫展催生新职业
- 吴晓雨在给要参加漫展的顾客化妆。受访者供图 当漫展场馆内的角色们惊艳亮相时,舞台之外,将二次元在线下“还原”的新职业正在悄然兴起。 “妆娘
- 2025-09-26
-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
- 中国作协9月26日在浙江杭州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显示 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25-09-26
-
- 宁夏手工毯:600年非遗“织”就国际范儿
- 魏海明、袁红英等宁夏手工毯工匠,以贺兰山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鹿纹样等代表宁夏文化的元素为图案,编织成墙面挂毯、床毯、沙发坐垫等家居生活用品。中
- 2025-09-26
-
- 我国已成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大国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光明日报记者牛梦笛 9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
- 2025-09-26
-
- 文艺赋美,让乡村的“精气神”立起来
-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 农村的土地上不仅长着庄稼,还开满了文艺之花;汗水浇灌出的不仅是丰盈的物质生活,还有多彩的精神世界。 请看——村讲、村阅、
- 2025-09-26
-
- 《骑兵》激活了我心底的种子
- 何燕敏 今年,舞剧《骑兵》有幸成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唯一入选的舞剧作品。作为总导演兼编剧,我内心满溢着激动与感慨。这部舞剧的创作,于我而言意义非
- 2025-09-25
-
- 抗战曲艺点燃民众的战斗决心
- 赵倩 曲艺这个扎根民间的艺术形式,无需繁复布置,无需复杂舞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皆可演出。抗战岁月,这种“轻、快、活”的艺术特质,使曲艺拥有了抗
- 2025-09-25
-
- 小剧场:拥抱潮流,坚持品质
- 对话人:樊星(繁星戏剧村创始人) ????????李歌(鼓楼西剧场总经理) 记者:?周飞亚(人民日报记者) 小剧场是戏剧繁荣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 2025-09-25
-
- 莫里斯·拉威尔:继承传统音乐 出新经典作品
- 作者:夏侯琳娜(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莫里斯·拉威尔是20世纪法国印象派音乐的核心作曲家之一,他以独到的作曲技巧和对色彩与旋律的敏锐感知,
- 2025-09-25
-
- 越剧名家萧雅以戏歌《锦绣中国》MV重磅首发
-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萧雅化身一位文化寻访者,漫步于祖国的万里河山。通过萧雅婉转动人的嗓音描绘出神州大地的壮丽风光,唱响时代旋律,谱就华夏乐章。 山
-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