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舞剧《人在花间住》:跳出生命的节奏
- 作者:刘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广东歌舞剧院新创作品《人在花间住》关注银发族,是我国首部聚焦阿尔茨海默病主题的舞剧。该剧以“花城”广州为背
- 2025-08-06
-
- 微短剧出海: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
- 作者:侯宇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随着ReelShort、DramaBox等平台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微短剧这一新兴视听形态正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根据统计,
- 2025-08-06
-
-
- 让票根经济释放更大能量
- 【点评】 作者:依绍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亮一张球赛门票可以享受购物和住店折扣,凭一张火车票能
- 2025-08-06
-
- 陈佩斯:有观众看我就一直演
- 记者王润 1979年,25岁的陈佩斯跟随父亲陈强,主演了电影《瞧这一家子》,正式开启演艺生涯,也在中国喜剧电影史上留下了鲜明的一笔。 2025年,71岁
- 2025-08-05
-
- 让长短剧在各自赛道努力奔跑
- 作者:韩莉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真心”与“套路”。长剧的未来,不在与微短剧的“赛道之争”,而在与自己的“成长之约”——不慌不忙、稳扎
- 2025-08-05
-
- 是理想与热爱,在熊熊燃烧
- ■记者卫中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今年1-6月我国自主研发(以下简称自研)游戏国
- 2025-08-05
-
- 国粹艺术让红色经典焕发时代魅力
- 经典是时代的缩影、文化的精髓、精神的凝结。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仍在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并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源泉,被反复改编、重拍
- 2025-08-05
-
- “二次元”仪式空间,以角色闪光点反馈现实
- ■喻麓丹 “二次元”线下展演的“表征性空间”是人们在其中为行为重新赋予意义的阶段。各种亚文化仪式的交融空间具有“对话”与“接合”新现实的作用,就
- 2025-08-04
-
- 古老婺剧的出圈密码
- 记者顾春窦皓 舞台上,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简称“浙婺”)创作的《三打白骨精》甫一开场,饰演“白骨精”的杨霞云便上演“三连变”:短
- 2025-08-04
-
- 国风街舞爆火海外正当时
- ■文汇报见习记者孙彦扬 夏日晚风中,纽约林肯中心露天的中央舞池内站满了观众,网络热曲《大展鸿图》响起,数千名纽约观众和中美街舞舞者们一起沸腾了。
- 2025-08-04
-
- 演唱会点亮文化消费“高温”图景
- ■记者姜方 8月2日晚,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梅奔中心)成为上万颗心的归属地。“就到我的世界里,做一个小孩。”聚光灯下,00后艺人易烊
- 2025-08-04
-
- 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再塑红色经典
- 记者高倩 李英儒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有过诸多呈现,电影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经典再作演绎,挑战可想而知。8月1日,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
- 2025-08-04
-
- “微短剧+传统文化”值得不断探索
-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新兴文艺形态展现出蓬勃生命力。随着“微短剧+”行动计划、“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等相关计划的实施,微短剧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互动越来越
- 2025-08-04
-